当前位置:首页> 投资风险预测 >含泪拥抱?金融版的“北京折叠”来了

含泪拥抱?金融版的“北京折叠”来了

2023-05-10 14:56:27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首发作品,未经网贷之家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上周五晚,规范现金贷的政策正式落地。

  没有哀嚎遍地,没有叫苦连天。。?还是被迫转型?还是彻底“清场”不干?上个周末,也许很多公司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大叔觉得,。

  据专栏某位大神的话:真要执行下来,借款人可以不还钱,现金贷平台无法兑付P2P资金、紧接着一些想要靠着现金贷回血的平台陷入资金紧张。最后,造成了一定的“塌下”风险。

  有道理。

当然,叔叔认为这背后,我们必须深思。有利有弊,有严格的现金贷款控制,有贷款扩展模式,规范金融市场,控制一定的贷款风险,但也会造成局部短期`风险集中‘,也会导致潜在借贷端的需求失衡。

  大叔的好朋友安可有一句中肯的评论,她说:我觉得从两方面来看吧,,打击行业黑产有很明显的效果,对企业规范运营也有了比较清晰的方向,行业规范了;一个方面是对借贷群体,这个群体是有借贷需求的,而目前政策其实是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这个群体的需求释放,以至于如果真的需要用钱,能靠自己能力逐步还款的人,还是借不到钱。所以我觉得要如何平衡他们的需求,是下一步要做的。

把她的评论作为我们今天的主题。

  不管是业务形式、利率模式、还是放款对象,我们讨论最多的是现金贷的“原罪”。大叔认为,这个“原罪”是利用了互联网做工具让更多的人快速的借到钱。

  更多的人包含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

只要借贷,就有风险,只要借钱,就有可能不还。

  对于防控风险,现金贷采用的是大数据风控,通过互联网收集借款人多维度的信息,从信息中来决策和判断借款人是否可靠。

然而,大数据风险控制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风险控制”,而是“快速贷款”的利器。快速审批决策已成为现金贷款的重要武器。

  风控是控制风险,找出借款人不足指出,并不是利用风控信息快速的放款。风控是本着:宁可少放、宁可不放。这个原则。而不是:怎么才能放,能多放。

因此,: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

  大叔发现,现金贷公司面对的客户群体大多数都是“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群体,或者是一些收入比较低,但是消费需求很大的群体。借款人在借钱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能够获得一定的额度,获得一定的资金。

这可能是互联网思维和财务思维的区别,前者考虑的是市场份额,我有用户第一次发布。后者正在考虑风险,这可以减少,我将损失较少的未来。

这两种思想都是正确的,错误的是我们的信用制度不完善,这是最根本的诱因。

  大叔这里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是感觉大多数现金贷公司都没法接入征信系统。一旦,接入不了征信,借款人就有还不还无所谓的心态。

此外,我国的基层信用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信用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在短时间内,现金贷款、小额贷款、机构贷款等都不能纳入信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偏低。

  “违约成本”偏低、法律法规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机制。还与不还,先还谁,再还谁?取决于借款人的一念之间。中国有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借钱就好比是拾级而上。还钱,还无法做到顺势而下。

  所以,暴力催收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有一位现金贷的催收人员对大叔说过:对于那些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底层”用户,你不吓唬他,他怎么能还你钱?

  话糙理不糙。

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供需不平衡。

  金融版的“北京折叠”

  近些年,之所以现金贷火热,就是因为他们服务于“银行不做”的客户。如果一位大学生去银行贷款,想必很难获得借款。就算是,普通人向银行借款,也要通过银行的门槛、层层审批。

  某位银行从业人员对大叔说:我们还是愿意做大企业,大企业一单上万千。小微企业和个人,汇聚多少单才能上千万。而且,底层借款人群信用薄弱,没有抵押、担保。再额度同等的条件下,我们肯定选择安全的大企业做。宁愿放大企业,不想做小微群。

  但是,小微群体和个人同样也有借款需求。银行从成本的角度还考虑到,如果针对于小微来做,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违约。

  小微群体的蛋糕毕竟基础庞大,银行也不会完全舍弃不吃。所以,就借他人之手放出去这笔贷款,不仅仅能转嫁风险,还能扩大利润。

  助贷模式就这样产生了。

如果你用一个比喻,银行就像高端群体,通过“中产阶级”贷款援助渠道,把“底层”借款人。

  底层的借款人享受到了“高端”的资金,这个高端不仅仅是资金来源高端,价格也同样“高端”。

然而,在“高端”集团的大型企业中,实力雄厚的企业,却能享受到这种“负担得起”的资金。贷款援助的通过就像爬到下水道,通向世界的第一层或第二层。

  然而这一次,借贷也“折叠”了。

  取消助贷模式,严管现金贷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等于断掉了“底层借款人”的资金需求。

叔叔最近爱上了一种叫做“荒野行动”的游戏。随着人数的减少,这个游戏正在缩小,如果你想要做到最后,你必须击败很多对手,获得很多装备,并试图“跑到射程”。否则,它会继续流血直到死亡。所有死去的人都没有力量。

  需求如何解决?

  大叔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了,金融活动是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当现金贷被严管后,借款人的需求如何满足?

市场是严格的,模式是禁止的,但需求仍然存在,只要有需求就会有销售。现金贷款和贷款援助的道路没有意义,它还会发展出更多的产品吗?还有问题吗?

  大叔实在不想看到,现金贷转移到线下,民间借贷死灰复燃。

  在某期线上栏目中说过,如果要根本解决现金贷问题,单纯靠着“禁止”是行不通的。场景也是基于借款人需求、平台嵌入电商模式这两点上建立起来的,也不是每一个现金贷平台都能够做到。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匹配场景就够了,还有有一系列的完备政策,和技术手段。

  首先要解决信用信息系统的问题。,如果征信不健全,违约成本过低,不管任何形式的借贷都会在未来造成风险。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信用体系完善,有配套的法律法规,让“不还款”变得有成本,用法律和征信来制约,比任何场景都要好太多。

  其次,风控要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不能再有什么人都能贷的想法,要有少贷、不贷的风控准则。并不是我们把“低端”清扫出门外,而是将“不符合”借贷要求的人清扫出门外。

 最后,控制利率。利率的高低也是借款人能否好借好还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高利率,自己的利润是上去了,同样的也会带来风险的反噬。大叔要说,不管何种人群,能否享受到一样的利率?能否不再有差异化?能否让所有人都可以借到钱?

  最后,大叔要说,整治现金贷防止金融乱象、稳定金融市场是利好。我们不仅仅要规范整个市场,更是要让现金贷市场有序的发展。处在高端的企业和个人依然能享受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带来的资金,那么处在“低端”的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借款需求将如何被满足呢?有序的借贷市场,还应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纯的叫停与限制。但愿,借贷市场能够一视同仁,永远不会被“折叠。”

我想以一句老话结尾:朱门酒臭,道路冻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