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财常识 >专栏 P2P曾走了许多错路,90%投资人都还是宝宝

专栏 P2P曾走了许多错路,90%投资人都还是宝宝

2023-05-10 14:56:27

网 贷 专 栏
网贷人的思想阵地,只提供干货


文/火锅


倒闭、跑路、限提,这一系列的字眼对于投资人来说都已不再陌生。互联网金融中的P2P,或者说网络借贷平台已经发展了近10年,其中12年可称作为网贷元年。那时候出现了大量的P2P平台,我开始投资P2P的时候觉得很新奇,网络居然也可以投资理财。


起初,我的理想是投资年化利率在10%左右,当时已非常满足,而且我完全可以接受一年期甚至两年期。后来我的心态变了,行业也变了,年化20%、30%、40%甚至50%以上随处可见。我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去尝试了一个月,结果发现平台到期提现成功,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于是我开始一味的追求高利率,虽然我也在审核各种平台,但还是逐渐忽略了风险。在13年的11月2日,我在铜都贷的一笔资金到期提现。可是铜都贷恰恰在这一日出现提现困难,当时的我觉得怎么这么倒霉,晚一天我就没事了。我的所有气愤的原因似乎都在这个日期上,都是在想平台为什么不能迟一天倒闭。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和对行业的认识,我发现我错了,我从一开始就错了,也认识到平台出事也不是迟一天两天的缘故。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年我所经历和见证的整个网贷内部的迭代与变迁。


简单纯真开始


12年之前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太多的平台倒闭,所以投资人都很盲目,对于平台的选择也很简单,查一查基本信息,确认是一个公司就去投资了,如果深入一点也就是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实体公司也就投资了。那时候投资人对平台的判断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只要平台是一个正常工商注册的公司就可以投资了。所以说对于平台的信任来说就非常的简单。


到了12年上半年,开始有一些平台出现倒闭。很多投资人发现新开的平台不会因为刚开业就选择跑路,即使平台有些问题,也不会因为刚开业就支撑不下去,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打新族,也就是平台刚开业的时候,他们就进去投资3-6个月,基本上可以确保第一笔资金到期顺利提现。所以当时对于平台的信任也就仅仅局限于刚刚开业,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考虑平台是否有问题,背后有什么阴谋。


投资团的出现


到了12年下半年,陆续出现了一些平台倒闭,之后出现了一批组团投资人,记得当时开始有不少人组团投资,也就是投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投资一个平台,派出代表去平台实地考察以及和平台谈额外的收益,由于人数多,资金量大,一般大多数平台都会同意,所以那时候出现大量的组团投资人。而组团的投资人比起之前的投资来说多了一些认识,认为眼见为实,考察一下平台,做一些基本了解和基本判断。所以说那时候对平台的信任取决于两点,一是需要有人实地考察,二是跟着这个投资人代表去投资。


之后到了13年,情况又开始有所变化,许多没有参团的投资人发现,很多投资团投资平台很多都是利益关系,当他们投资平台后开始到处宣传此平台,然后让很多不知情的投资人去接力投资,他们好顺利到期撤离,这样他们就可以去接下一单,也就是去另外一个新开的平台。


一段时间后很多投资人开始觉悟,发现只要有团在的平台坚决不投,因为投了就是帮他们接棒,结果自己很有可能套在里面无法出来。同时由于组团的人群开始逐渐庞大,所以13年开始组团投资平台后出现无人接力,或者接棒的人不够多的现象,导致平台出现大进大出。因为每一个团都是共同进退的。这时候投资人对平台的选择又多了一条,那就是只要有团的平台就不能信任。之后也出现了只要是某地区的就不投,只要是某行业的就不投,甚至更离谱的是只要是平台名字中带有创投,带有金融的都不投。


明团逐步成暗团


从14年开始,很有意思的故事就发生了,各种投资团也不是傻子,既然投资人都不愿意去投资有团的平台,那么我们就变个花样,叫做暗团,暗团不是特别容易发现,且暗团的结构也做了调整,比如一个投资团有1000人,他们会分成几个阶层,顶部首脑有20人,第一梯队有100人,第二梯队400人,第三梯队是剩下的人,因为当时的投资团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采取分阶层的投资不光是可以让自己的团员为核心成员接棒,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延续下去。从时间上来看,这种投资结构会让平台的生命更长久一些,所以当时的很多投资人对平台的信任以以及判断又多了一条,叫做开业时间久的平台就是好平台。截止14年,大多数投资人玩的就是接棒游戏,就是在比谁跑的快,所以说即使你再牛,这种玩法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标签的兴起


15年开始,行业又发生了变化,老的平台也逐步开始出现倒闭,投资人又开始迷茫了。这时兴起了一个新东西,叫做第三方托管。许多投资人到现在可能都还不知道,当时吹嘘只要是托管了的平台就是安全的平台,而这些出来放风的人其实就是第三方的团队(至于是哪几家,我这里就不多透露了),因为他们早就潜伏在各大投资交流圈,以及各大论坛,为了业务,他们开始四处散播托管的重要性,甚至把托管作为了判定一个平台好坏的唯一标准,记得当时有很多投资人在第三方论坛以及各种群里询问平台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平台有没有做托管。那时候因为我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行业,我很清楚里面的猫腻,当时觉得真的很可笑,为什么那么多投资人这么迷信托管。我不否认托管是有用处,记得小时候我很调皮,在学校里翻墙头,被老师抓到后,老师批评了我,并说道“学校的墙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我当时回答的是“如果是君子,那么还用防吗?”第三方托管也是如此,托管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它无法彻底解决,甚至可以说只要你想,一样可以让托管形同虚设。更何况有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睁只眼闭只眼的给平台去钻漏洞。。


之后也是因为15年刮来的托管风,逐渐开始有风投系、上市系、国资系、银行系等等,各种标签贴在平台身上,形成了风投系安全,结果被否认。上市系安全,结果被否认,国资系安全,结果被否认。银行系安全,结果是否也会被否认?其实投资人的投资经验很少,他们无法准确的判断平台的好坏,本人“火锅”也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年,做过投资人,做过第三方,做过评级,做过平台,做过学术研究,做过讲师,做过培训,给央行金融培训中心以及一些大学也讲过课,而且还帮助过大学设立互联网金融的本科的学时。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我从不敢说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一般的投资人又怎么可能因为一些基础的判断去认定平台的好坏。你们知不知道,目前平台中有大量的假风投,假国资,单一的用这些标签去判断平台是不合适的。


应该如何判定平台是否安全?


面对如此多变的网络借贷格局和每一次琢磨不透的内容升级,要如何清晰的认知我们的投资逻辑呢?我在很多次投资人交流大会的演讲中提到,投资人应该先定位自己的风险偏好,首先规划好自己的投资回报率范围,并且坚决执行。其次我们要定位自己的能力范围,我给投资人划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进阶阶段、中级阶段、成熟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以及不同的利率回报范围。大家不妨想一下,让一个成熟阶段的投资人去投资获利年化10%,那么肯定是不甘心且不合理的。而让一个初级阶段的投资人去投资获利40%那和赌博有什么区别。


我在很多投资人交流群中发现有许多的投资人谈论一些平台有多么的安全,有时候我觉得真想插上几句,可我知道,我即使说了他们也听不进去。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们回头翻一下,你们认为的好平台,绝对高大上的平台的借款标展示资料。再去看一看一些小平台的展示资料。瞬间打破你们的原则,也就是平台要透明,资料展示要清晰的理论。为什么?因为你们选择平台还是在用标签。既然你们用的是标签,那么你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核实标签。不要听谁谁说,也不要因为广告多而被误导,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目前互金平台的利润根本就不可能支撑大量的广告投入费用,除非他们背后有资本介入,而你们所看见的这个风投,那个国资,是真资本吗?你们又知道其中有多少猫腻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平台烧的广告费用是烧谁的钱?这样一来平台会没有猫腻?其实90%以上的投资人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只有9%的投资人到了进阶阶段,不到1%的投资人在中级阶段,真正的成熟阶段几乎少之又少,如果你真的能达到成熟阶段的投资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不用来投网贷了,你就是一个职业理财师。


此篇文章不会和其他作者一样写什么投资平台要注意的几点,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根本学不会,即使大家会点皮毛也会让平台抓住这些投资习惯,从而误导你们,这就和当初的托管、国资、风投一样。况且写了这些判断平台的好坏标准的作者,甚至连他自己可能也只是比你们懂的多一些,并非深入了解。例如一些关于业务逻辑的解释。车贷,目前车贷的逾期率应该在50%以上,坏账率也很高,针对一般背景的平台,谁要是跟我说一亿代收以上的车贷平台没有使用投资人的钱建资金池,那就是不符合逻辑。再比如房贷: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做了抵押,最后坏账变现房产说是很容易卖掉,这也不符合逻辑。还有:线下理财团队的资金吸收综合成本,一般的公司你跟我说平均在年化18%以下,在我看来也不符合逻辑。还是车贷: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做车贷跟我说放款存量有1亿,一般来说也不符合逻辑。另外,跟我说信贷没有坏账,抵押借款没有逾期,这显然也不符合逻辑。还有一种:平台高息运营一两年了说他们清盘都没有问题,这种也不符合逻辑。此外还有很多逻辑性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冷静思考一下,你们会发现很多很简单的问题一直在被你们忽略。


下面火锅就送给大家一个最实用也最符合目前大多数投资人的投资参考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评估自己。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判定自己的能力阶段,选择适合自己阶段的利率范围。


二、定位自己。定位自己的阶段,在已经定好的利率范围内的平台中选择所需要的背景平台,无论是民营系还是银行系这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的定位。


三、研究逻辑。研究平台的业务逻辑,未来会有更多的细分业务,会有很多的创新模式。无论他们做什么,首先逻辑要合理。


四、验证平台背景。从工商、搜索引擎、线下、朋友资源了解、第三方资料等多维度的方式去评判,切勿通过单一的渠道了解,必须是多维度。


五、选择类型。选择适合自己或者相对了解的行业去深入,比如车贷、黄金、房贷、股票、票据、产业链等,深入的了解流程,同样再判断逻辑性。


六、团队。团队很重要。一个互金公司的团队基本组成架构是否合理,一般来说一个相对成熟的互金平台的线上团队至少要40人以上,线下团队会因为业务的不同人数相差会很多。


七、政策。运营模式中是否有触碰到政策的风险,其实目前基本99%以上的平台都有触碰,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触碰过多的平台尽量少碰,政策风险较大。也因为这个,大家注意,在三四线城市,特别是比较穷的地区,平台吸收资金不是放给当地企业的,也就是说资金外流其他省市的,这种平台迟早被当地政府盯上,原因你们懂的。


八、广告。广告过多的平台慎重,在新的政策意见中,广告过多的平台是严查的,且广告过多的平台在背后的资本不够强大时猫腻会很多。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也是我常说的一句话:“要么放弃部分的收益,要么拥有超过常人的能力”,自己如果觉得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就别去羡慕别人获得了高收益,如果你想成为他们,那你至少要有四个多:多学习、多研究、多考察、多看帖。而即使如此,成为他们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为你们毕竟不是职业投资人。那么放弃部分收益后你应该得到多少利息呢?我告诉你们,按照目前行业情况来看是10%年化左右(特殊行业的特殊时期除外)。


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将您的文章发送至:

editor@wangdaizhijia.com

也许你的文章就会出现在这里!



来源 | 网贷之家专栏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


>>>>

推荐阅读



玩P2P网贷,好心态比好技术更重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