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理财常识 >股票投资总是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股票投资总是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2023-05-10 14:56:27

为什么当我们第一次进入股票市场时,我们就可以轻松赚钱,但大多数人最终还是赔钱了?股票投资总是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绝大部分人进入股市,都来自于周边亲戚朋友的“赚钱效应”。一轮牛市起来,水涨船高,周边炒股的人都赚钱了。在耳濡目染之下,初入者也抱着一颗“赚钱”的心,兴冲冲地就跑去证券公司开户了。

当货币创造效应发生时,这是牛市的一个特定阶段,而牛市尚未结束。牛市的特点是大多数股票都在上涨,所以新来的人很快就能赚钱了。

股市“一赢二平七亏”,作为牛市的初入者,没有人相信这一点。即使相信,大多也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属于能赢的那10%。

开始,初入者只是小打小闹,投入的资金也很少,一两个月工资,或者父母给的零花钱。由于是牛市,鸡犬升天,随便买入一只股票也很容易赚钱。这时初入者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就是将股票的浮盈,当做是意外之财,并且与平日的消费联系在一起(往往是非必要消费)。比如小王月薪5千元,投入了1万元(两个月工资),买入股票后不久,就上涨了5%,产生了500元的浮盈。小王除了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还会将这500元理解成“可以上馆子搓一顿了”,“要是去足浴都可以六七次了”,“再涨一点都够买上次看中的大衣了”。

此时,新来者不由自主地将股票的浮动视为“赚钱”。经常在消费时间“奖励”自己。随着股市的继续上涨,新来者很快就会有一种“后悔”的心态-后悔他们买得少了!由于人们的欲望很难满足,小王会想:“要是当初多花点钱,我不仅能买上一次看到的外套,还能在家里更换笔记本电脑。”

于是,初入者开始慢慢加大本金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初入者会遇到很多插曲——偶尔的下跌,教会了初入者应该“落袋为安“。起初刚刚卖出后,股票继续下跌,初入者会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卖得对。可过不久,这只股票又开始继续上涨,并且超过了初入者的买入价。此时初入者看着眼红,要么继续买入,要么换一只看起来”更有潜力“的股票。

经过几轮操作后,新来者慢慢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并继续得到股市的验证。这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叫做“新杂工”、“学徒老师”。

就这样,指数一路高歌向上。上涨途中,偶尔也会遇到暴跌。暴跌的特点是,往往发生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好消息,也没有任何坏消息,不知不觉就跟抽风一样暴跌了。等收盘以后(甚至盘中),N多个坏消息就被猜测出来,演绎成N多个版本。此时总有看空、逃顶的声音,但是,过不了几日,指数又会在暴跌的基础上创出新高。

在牛市的后半段,一旦出现看跌的声音,就会受到新来者的唾骂-显然,这会拖延公众的“赚钱”。随着牛市的发展,看跌和逃离顶部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每一种声音都被抱怨,每次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承担者失去了所有的面子,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加入多头行列。然后,市场上有很多解释来支持牛市的高估值,并给出不现实的点预测,如“万点不是梦”。在一次又一次下跌后被拉上来的股指也让新来者相信,这一梦想将继续下去。

直到这个时候,初入者仍旧是赚钱的。但是在过程中,除了欣喜之外他们内心也经常饱受折磨。股票涨了,但没有其他主流板块涨的多,折磨;股票涨了,但没有大盘涨的多,折磨;自己持有的股票总是涨得慢,折磨;自己刚卖掉的股票总是大涨,折磨。在轮番的折磨中,初入者不断变换自己持有的股票,有时根本不记得自己买了那几只股票。而折磨的根源,就是前文提到的“赚钱”的思想,而典型的表现则是会把浮盈具象化,跟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联系在一起。

股指上涨得越高,初入者的仓位也越来越高,不多久就没钱可以投了。后悔的心情不断侵蚀着初入者的内心,“当时多投一点就好了,当时如果多投一点,我都可以少上几年班了“;”当时多投一点,我都可以换台车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于是初入者开始”借钱买股“了。融资融券开通后,让“借钱炒股“变得更加容易。如果借钱炒股有赚头,那么借的钱还可能会更多。初入者已经不相信股市还会下跌。

在一轮牛市中,大部分人初入者的盈利无法超过指数,主要原因有三点:

1.在牛市初期,第一次进入者总是在回调时卖出股票,直到股票价格明显超过卖价,新来者重新进入。在这一过程中,第一批进入者并没有吃掉全部增长。

2、牛市后期,初入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甚至借钱炒股。使得初入者的成本都集中在高位。

3、牛市中频繁操作的交易成本。

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小王花5元买了一只股票,小王买了10,000元。

小王买了七块钱,买了两万元。(当他少买一些的时候,他就多买了一点。)

10元时,小王买了10万元;(再多买点,争取换个好车)

15元,小王买了30万元。(如果他知道它已经上升到15元,他已经在5元的开始从他的家庭购买了所有的钱。我现在赚的钱都是10年工资。)。

当小王20元的时候,他借钱买了200000元。(父母缺钱,先借点钱。)

25元时,小王借钱买了40万元。(兄弟,给我借点钱呗,明年还你50万)

好吧,这里的问题。Daniel股仅增加了五倍。小王的总成本是多少?修正的比例是多少,小王盈亏?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骗局。如果你常看新闻,,都是给到初入者一个“暴富”的梦想。例如:“这是国家XX金融工程(计划),只需投入6.98万元,多可获得上千万元的回报。”像这种说法,凡是脑子清醒一点,几乎不可能上当。,以及组织里“先富起来”那拨人的“示范”作用之下,还真有不少人上当。

除此之外,我们身边也充满了诈骗电话和短信。这些骗局总是利用了人们的两个心理,一是短期内就能捞到大钱;二是机会难得,再犹豫就没有了。如果此刻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与其他人相比,我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何这个“大钱”我能赚到别人不能?

在股票市场,情况也是如此。到了中后期牛市,新的入市者,什么都不知道,连K线也不知道,但认为他们可以在这个市场上“赚很多钱”。在这个时候,人们的心理,一个是在短时间内赚到很多钱,另一个是不买就涨。你有没有发现这种心态其实很普遍。当你买房子的时候,你的购房顾问也会被迫这样做:一种是房价即将上涨,或者折扣即将结束;另一种是你最喜欢的好房子会受到其他客户的青睐,如果你不买就会消失。

牛市的拐点是很难判断的,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成为了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当股指掉头向下时,几乎没有人警惕,,沉浸在即将“暴富”的憧憬当中。

每当牛市下跌,有人喊“狼来了”,所以当真正的狼来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它。几乎每个人仍然认为,这一调整,就像过去一样,是一个购买的好机会,随后的股票指数仍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心理学有一个词语,叫“锚定”。在股市中,人们总是记得一只股票近的价格,并且以这个价格作为参考点,来指引自己的行为。比如一只股票,如果从10块上涨到20块,人们会觉得这只股票已经很“贵”了。但也还是这同一只股票,从48元跌到38元的时候,人们往往忘记之前10元的价格,而以48元的价格作为参考(锚),认为“38元”的价格很便宜。正是这种心理,在牛顶的右侧,同样会套牢一大波资金,这波资金看中了“看起来便宜的”股价。

很多人都自信自己有“逃顶”的本领,认为自己不会是后那个傻瓜,但实际能做到的微乎其微。在牛顶的一片热闹声中,一方面受气氛的感染,还沉浸在“我能赚大钱”和“再不买就没有了”的心态中;另一方面由于“锚定”的心理在作祟,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抄底,直至耗尽可用资金。

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数人的买入资金(包括借钱买股的资金),都集中在牛顶的左侧和右侧。此外,由于初入者往往是产生“赚钱效应”以后,才进入股市,而此时往往距离熊市底部已经有一段距离。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牛市后期,大部分人都赚钱,但相比后套在牛顶左右侧的仓位来说,浮盈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初入者的这些浮盈,在熊市初期的下跌中很快就会耗尽。

在股市中,还有一种很有意思,而且比较普遍的心理,就是将浮盈当作真实的盈利,还不时计算自己的账面资产,心里美滋滋的;但遇到浮亏,则认为只要不卖,就不算是真实的亏损。这种心态,使得在上涨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落袋为安,不断变换买入标的,交易活跃,成交量放大;而在下跌的过程中,人们则选择死拿。因此,上涨的股票拿不住,下跌的股票可以拿很久。这是造成“七亏”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熊市来临时,买高钱,根本无法承受股价下跌的侵蚀,很快就会变成浮动亏损。在跌落的过程中,普通人在两种情况下,都能忍受痛苦的抛售:第一,以10%为限,跌幅不超过10%,许多人仍有勇气“切肉”。一旦亏损超过10%,很多人便不再愿意出售股票,因为一旦卖出股票,便变成“实际亏损”,不愿意这样做。在另一种情况下,在“盈亏平衡点”的位置上,“忘记它”,“停止它”。不,不。在“两平七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个时候的“止损”。

大量的资金,买入价集中在牛市山顶左右侧的。等熊市到来,这些昂贵价格买来的“筹码”,一小部分能够在盈亏平衡点之前逃出来,一部分在长期的熊市之中,忍不住煎熬,非常低的位置抛出;还有一部分则被持有者所遗忘,直至下一轮牛市到来。

温馨提示:

《股票投资总是亏损的原因有哪些》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仅供参考交流使用,请仔细分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