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产评估 >银行存款又不见了:2.93亿说没就没,银行还靠谱吗?

银行存款又不见了:2.93亿说没就没,银行还靠谱吗?

2023-05-18 23:00:13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把钱存银行?答案其实很简单,银行安全啊,十年前,这个问题不管问谁,答案想必都是脱口而出的,除非银行倒闭,但是银行倒闭,可能吗?估计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10个家庭中,每家每户都会跟银行打交道,男女老少都在银行存过钱吧!

  然而,公认十分安全的银行,也不安全了吗?当“丢钱”、“信息泄露”等不靠谱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在“银行”的身上,你还会觉得钱放在银行安全吗?

  这个所谓的“最安全的地方”近年来却频繁出事,浙江杭州42位储户数百万元存款被“清零”;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存款也出现“异常”;储户780万存款被盗警方称想讨回必须销案……

  最近,又是一个存单不翼而飞了,银行到底怎么了,中信银行曝出储户2.93亿的存款“不翼而飞”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是心慌慌啊,其中一位吴女士来自浙江宁波,她就是受害者。

  她分别在昆明和哈尔滨两个支行认购了大额存单,一共存入7000万元,一年后存单到期,却发现无法支取,两笔存单分别被“司法强制扣划”和“ 普通强制扣划”。

  其中,被“司法强制扣划”的5000万存单已于2016年5月为哈尔滨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了质押担保,而另外一笔存单同样为第三方企业提供了质押担保。

  但吴女士表示自己从未与任何个人或单位办理过任何担保、质押等手续,也未办理任何公证委托他人代办出质事宜。

  小编忘记说一点了,吴女士是在某位中介的推荐下,中介承认给她补贴额外的收益,所以才飞两地存,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中介搞的鬼,当然了中介想空手套白狼,必须跟银行合作啊。

  传统的中介勾连银行玩法,随随便便就能骗走2.93个亿,当老百姓是傻子麽,这帮中介通常都会有关系好的银行小伙伴。

  储户的存款往往被不法分子乃至银行内部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盗取,银行一般回应:临时工,实习生,银行无责任,离职员工,唉,来看一下你的存款是如何消失的?

  方法一,“存款大盗”与银行“内鬼”合伙

  犯罪团伙先重金收买银行工作人员,储户在柜台办理存款时,银行内鬼会直接把钱转到其他账户,或是获取储户的(包括印鉴、密码等信息等)存储信息转走、取出存款。

  方法二,遭遇“忽悠”销售,部分存款变“保单”

  保险或理财销售人员往往和银行柜台人员串通,忽悠销售产品以分享提成,有些高息存款其实就是非法集资,即柜员违规将储户存款直接转账给缺钱的企业,从中赚取“中介费”。

  方法三:违规贴息+企业欠账

  储户的存款在银行职员的违规操作下被转到不符合信贷资质的企业账户,顺便还能捞点中介费,然而一旦企业无法按时还款,储户就会发现存款“失踪”了。

  方法四:职务侵占+存款挪用

  此类案件犯罪人员多本身是银行员工,趁职位之便挪用存款去从事房地产开发,基金股票投资等。

  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丢失的钱还能找回吗?存款丢失后,获赔更是艰难,扯皮数年的情况司空见惯,北京某律师说,现实情况是,“几乎不可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表示,“国家宪法保护个人合法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不受侵犯。”

  金投网小编可没看见央行对存款冒领、丢失应如何处理有具体的措施,商业银行多要求消费者自己取证,否则对“丢钱”不负责,在没有书面证据和录音的情况下,银行往往不承担责任。

  最后,金投网小编提醒大家去银行无论是存钱还是购买理财产品,都一定要找银行正规人员办理,不要相信中介的话,降低风险。

  其实银行今天最大的危险不是行长离职、员工走人,也不是坏账有多高,银行是在透支整个社会的信用,是在挑战公众的信任和底线。

  希望传统银行身为“国家金融机构”对得起这个名号,能扛起今天这个蒸蒸日上的大国社会责任,出了错就要勇于承担,而不是今天监控坏了,明天个人行为,违背契约精神,谁也不行!

  ------END------

  欢迎关注【金投网搜狐号】,了解投资财经资讯!

  版权声明:版权归金投网所有,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金投网】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外汇投资理财

 点击这里,更精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