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产评估 >“重投前轻投后” 中企须补齐短板

“重投前轻投后” 中企须补齐短板

2023-05-10 14:56:27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袁源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以及海外并购案例激增。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遇到的地域文化、人员派遣、整合系统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理性地‘走出去’”,以及“‘走出去’之后如何布局”是众多出海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毕马威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王镇华近日表示,“”倡议加速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企业“走出去”的目标很重要,在企业并购、投资整合、人才派遣等方面,都要理解和适应当地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非理性投资得到遏制

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特别是自2013年“”倡议提出后,金融、外交、科技等各项配套政策的支持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去年中企出海投资呈现降温趋势。,2017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200.8亿美元,同比下降29.4%。

,2017年对外投资大幅下滑是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此前,我国对外投资连续14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包含了许多非理性投资成份,2017年对外投资大幅下滑,说明国家宏观调控起到了作用。“去除非理性投资的成份以后,2018年对外投资很有可能恢复正增长。”

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于扩大海外市场,获得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毕马威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王镇华表示,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方面肯定会对自身的生产总值或整体利润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和资产,在不同地区投放不同的资源,获得最高回报;另一方面,在与国外企业并轨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有选择性地调整自身业态,对国内业务进行再次升级。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并不是出海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利,出海需要考虑很多综合因素,比如进入哪个目标市场、产品在该市场竞争力如何、在这个市场能否学到新的技术等。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应该首先考虑自身优势和当地市场成熟度是否契合,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和不同的政策法规,中国企业应该寻找和自身契合度最高的产业或地区作为切入点。除了商业环境上的差异,在前期市场考察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对于未来的文化倾向和管理模式有清晰的定位。这样对于标的企业的收购谈判,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王镇华表示。

王镇华还指出,“”倡议给了中国企业更多“走出去”的机遇,但不能使用死板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应当因地制宜,并不是成功进入泰国的模式便可以照搬到印尼;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看清风险,切记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要将风险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另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做足准备,要从整合系统、管理、人员等方面做好前期考量,不要等到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案。

如何管理并购后的企业

相较其他国家,中国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度。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企业实力出现很大提升。

跨境并购、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最常用的手段。而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以及海外并购整合过程中的阵痛并不鲜见,急剧增长的投资同样带来一些出人意料的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企业“重投前轻投后”的现象较为普遍。王镇华表示,投后整合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包括:海外企业布局复杂,可能在多个海外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布局;国内企业对于相应的海外人才构建及组织机构应用经验优先;现行管理经验并不符合国际管理要求,海外并购公司难以纳入现行体系;中西方文化、管理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等。

“如何管理投资并购后的企业”成为企业管理层考虑的重要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规模的海外扩张,股东对于增强海外投资回报的要求,,“走出去”后的企业如何实现合作性增长,并谨慎管理整合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王镇华认为,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投后管什么”“怎么管”可遵循如下建议:建立投后管理团队,通过“现场派驻+远程工作”的组合模式,来应对被收购企业的“个性+共性”问题;前瞻性制定详尽整合计划,明确交割前后各项关键事项“里程碑”,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沟通机制等;自始至终保持双方团队尤其是核心管理层的密切沟通,避免因地区、文化、政策等引发的管理困境;,排查目标企业缺陷,明确管理“红线”,在投后第一时间展开排查,弥补漏洞。

版权申明

本微信由南通市商务局外经处主办,是南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旨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本微信发布注明来源的文章版权均属于原创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微信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了解更多信息请登陆《南通走出去》微网站。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