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产评估 >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政府最支持、资本最乐投、企业盈利最具前景?

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政府最支持、资本最乐投、企业盈利最具前景?

2023-05-10 14:56:27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系统、有序、因地制宜的设计发展方案是特色小镇成功的关键。


在特色小镇扎堆的今天,什么才是当下政府最支持、资本最乐投、企业盈利最具前景的小镇?换言之,就是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就可操作层面而言,成功的特色小镇至少需要拥有以下三大功能:


No.1

城乡经济勾兑的枢纽


观察被树为典型的特色小镇,不难发现,没有一个是与城市经济毫无关联的,相反,越是成功的,越是充分利用了城乡经济相融合的梯度红利与创新红利。



No.2

新经济的制高点


老经济在城市化、工业化登峰造极过程中已全面走向过剩,新经济需要新空间,同时新空间也乐于接纳环境友好的新经济。


特色小镇不可能重走工业化、城市化老路,因此,天然地成为新经济扎堆的主战场。


No.3

新商业投资的切入口


经典的传统商业,被互联网釜底抽薪,新商业不得不转向无法被电商、线上所替代的业态,其中体验经济是核心,而特色小镇集产业、旅游、休闲、消费等诸多体验经济元素于一身,恰好是商业投资新的切入口。



实际上,上述三点亦可作为判断特色小镇成功与否的标准。


具体地,未来可能成功的特色小镇具备以下特征:


(1)规模上,核心镇几平方公里左右,镇域面积约百平方公里。如上所述,特色小镇是新经济制高点,同时要宜居宜业,某种意义上多为科技综合体,综合浙江省及国际上此类小镇的空间规划,为规避大城镇长距离出行及钟摆式交通的弊端,基本采取“密路网、小街区”,居住到产业的出行半径控制在500-1500米之间。


(2)交通上,距离大城市10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是特色小镇吸引人才的基本要件。


(3)天然特色显著,既然是特色小镇,先天特色一定要突出,要么有特色产业,要么有特色资源。


河北省廊坊安次区的第什里风筝小镇


(4)投资要大手笔。按浙江省经验,特色小镇固投(不含住宅与商业综合体)三年内一般需达到50亿元左右,而真正做成功的特色小镇,投资时间跨度往往超过十年以上,投资总额以百亿计。


(5)运作科学。目前“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已成共识,但科学合理有效的运作模式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能确保小镇项目落地成功。


(6)推动方式:自然+嵌入+培育+打造。完全靠小镇自然发展积累,或者完全由政府行政推进,均非创建特色小镇的正途,相反,两者彼此勾兑,相互借势,将加速特色小镇建设。


在创建特色小镇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六大模块的排列组合,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产业生态

特色小镇特在产业,不仅是产业本身,还涵盖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及生机勃勃的产业生态。如养老产业小镇,不仅可引进康养、寿养、养老等相关产业,还可延伸至保险、金融服务、休闲旅游等,构成立体、多维的产业体系。




(2)产业引领

所谓特色,本身就暗含着唯一性,小镇的特色产业尽可能地处于行业龙头或领先地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以引领带来产业集聚的马太效应。


(3)大企业布局

特色小镇一盘棋,投入又是大手笔,零敲碎打的碎片化投资或缺乏宏观战略能力的中小企业,很难HOLD住小镇的长远发展,引入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亦是行业龙头)有利于整体定位与布局。


(4)投融资模式

除了现在力推的PPP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空间还很大,毕竟特色小镇既不能重蹈以往圈地运动式(以土地换市场)的城市化覆辙,又要确保资金投入到位,鼓励并为投融资创新营造宽松环境是唯一突破口。



(5)外来人口占50%以上

作为二次城市化抓手的特色小镇,一方面承载着就地城市化的重任,促进本地人口城市化,另一方面也要承担分流大城市人口的职能。


通过特色产业吸引特殊人才,尤其是高科技、金融小镇等,还可成为本领域的人才高地。


(6)政府+管委会+商业组织

特色小镇还是中国行政体制管理模式创新的热土,三方共同协调、组织、共管,将为体制创新摸索出新路。


上述六大模块,如同魔方的六个面,特色小镇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或将闯出独特的成功之路。


特色小镇建设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从产业类型来看,除了此前提到的农产小镇、工匠小镇、金融小镇、双创小镇、知识产权(IP)小镇外,旅游、文创、民俗、体育、艺术等文旅相关产业,也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成为主角。



—— 旅游古镇 ——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近几年,古镇以其幽静的环境、传统的风貌建筑、丰富的人文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往,其历史传统保护与文化传承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特色小镇的政策发布和大众旅游业的发展,古镇也掀起了一批开发建设热潮。


古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育核心在于主题文化的体验情境设计,发展关键在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注重夜色经济,保证持续的人流和消费,从而保持古镇旅游的旺盛生命力。


例如,湖南凤凰古城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将古迹景观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有机融合,并开启了“夜游”模式。夜晚,沱江把勾勒青瓦木舍的LED灯、千姿百态的霓虹灯、五彩缤纷的店铺灯、华丽辉煌的红灯笼倒映在江面上,打造了一个梦幻的水上凤凰。同时,沱江两岸聚集的以酒吧、餐饮为主的休闲娱乐业态,延长了消费时间,提高了商业设施的运营效率,提升了项目影响力。



—— 文创小镇 ——

创意产品“走出去”


文创小镇是以文化元素挖掘、文化价值构建为基础,利用现代化的手法进行创意设计,并与商业结合,打造的一种独特的商业体验空间,是融特色文化、特色景观、创意产业、市场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发展平台。


文创小镇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以文化创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赋予小镇更多的文化创意特色和城镇价值体系。就文创小镇的发展而言,人才的吸引和留住是前提,文化、产业、社区的融合是促进,“文创+”跨界融合是推动,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是目的。


例如,上海的泰晤士小镇总占地1平方公里,目前已有美术馆、油画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聚集了各类收藏馆和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展示交流平台,以及画廊、设计等多家文化创意工作室与文化产业经营平台。泰晤士小镇提出“生活+休闲+创意”的文创产业集聚区概念,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园区与居住、社区紧密结合,打造24小时创意不间断、永不落幕的园区。



—— 民俗小镇 ——

民俗体验的商业运营


民俗小镇是指依托当地物质生产、社会生活、节庆等民俗的独特吸引力,通过体验性产品和空间的打造,运用商业化手法运营发展的特色小镇,现已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


民俗小镇的发展关键在于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民俗文化往往通过体验式旅游去传播,来达到传承的目的。因此,民俗小镇多以旅游为载体,以生活体验、节庆体验为主要形式,通过文化与旅游的互动途径增加小镇的魅力,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客源消费,带动当地发展。


例如,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是主打关中特色美食风俗的乡村民俗小镇,如今已成为“关中印象体验地”。一条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古朴典雅的特色作坊,将生活氛围原生态再现。袁家村依托关中生活习俗文化,营造了关中风情的体验氛围。其发展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将发展主题(关中民俗)与百姓生活相关联,并用建筑景观实现氛围的营造,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村域发展。



—— 体育小镇 ——

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随着运动健康、低碳休闲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户外运动也成为一种时尚,推动着健身休闲产业迅猛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培育,能够带动当地旅游、文化等一系列产业,助推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首要要求是生态环境基础好,发展方向上要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百姓的体育生活方式,发展“体育+”,打造赛事、设施等吸引点,并融合高科技元素,强化服务,推动户外运动用品的供应,最终将体育运动与工业、科技、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形成户外休闲、冰雪运动、骑行文化、极限探索、运动品牌等休闲产业。


例如,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体育特色小镇以极限基地为基础,以打造“裸心”体育为主题,以探索运动、户外休闲、骑行文化等为特色,将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积极引进高端体育产业企业,带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 艺术小镇 ——

构建自循环特色产业生态圈


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人们对艺术产业的消费呈爆发式增长,艺术产业也逐渐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中。而作为处于发展黄金期的艺术产业与特色小镇的结合体,艺术小镇在我国变得炙手可热。


依托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艺术小镇整合各方资源,激发民间创客活力,形成一个集艺术研究、教育、生产、展示、交易、交流等相关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圈。艺术小镇有几大明显特点:第一,众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是聚集人流的必备要素;第二,艺术小镇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风貌,建筑与景观设计均充满了艺术与人文气息,极具辨识度;第三,由本地艺术产业或独特IP延伸出的艺术商品,包括艺术品、电影、小商品等,成为推动艺术小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曾参与服务的浙江丽水古堰画乡,就抓住了“丽水巴比松画派”表达的主题——家乡,并结合当地的历史遗存,打造了一个独特的乡愁艺术小镇。依托生态和文化两大优势资源,构建了油画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双特”产业体系。


来源:旅游规划怎么搞,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微信推荐


注: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