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产评估 >吃“银行存管”这碗热豆腐 不能太心急

吃“银行存管”这碗热豆腐 不能太心急

2023-05-10 14:56:27

  最近和业内人士讨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银行资金存管,投资人最为迫切了解的问题,也是银行资金存管,仿佛没有银行资金存管,天就要塌了一样。

  
  当然,不可否认银行资金存管对于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的作用,但大家都这么急切,原因可远远不止这一个。
  
首先,。你为什么这么说?一个已经发展了多年但仍缺乏官方认可的行业,对于“官方声音”来说要比其他行业高得多,而平台也是如此,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从“官方声音”中找到自我认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带来“处理”平台的确切主题:你没有银行基金?你不是安全可靠的平台当然,这是一个任意的、不负责任的判断;第三,对于平台来说,上面的政策就像“山顶和山顶”,旁边的投资者的“紧贴”,即使有一千个字,也只能作为一句话:另一方面,马上!
  
  这就是在谈论“银行资金存管”这个话题时,行业相关人士的一个基本的态度。
  
  但很多不知情的投资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套路”,因此,笔者在这里分享下自己的亲身经历,以便投资人朋友们了解一二。
  
  其实很多平台并非不积极对接银行资金存管,因为无论如何,这是大势所趋,是行业基本规范,将来也势必成为准入门槛,这道理谁都明白。可现实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体验的问题,第二是成本的问题。
  
首先,说到经验,通过平台和银行的“一对一”对接,这是大家期待合作的原因(原因如下),但“不良经验”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也多次提到过,银行还没有准备好与P2P合作,无论是概念性的还是技术性的。现在政策明确,银行措手不及,经验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然而,作为一个平台,我们必须考虑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用户体验的恶化所造成的用户损失,因此,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和筛选银行资金是可以理解的,从而导致节奏变慢。
  
  那么,就该说说成本了。
  
  原本,很多平台方考虑的只是一些常规或者可预见的成本,比如充值费、提现费、存管服务费等,这些无可厚非,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上文中,我们提及了体验问题。既然银行没有充足的准备,那怎么解决呢?这时候,很多所谓的“技术公司”就冒出来了。很多平台的朋友反映,这些“技术公司”可谓是“神通广大”:不仅给银行做系统开发,还顺带帮银行做前期的“审核”。更奇葩的是,银行也很配合,不少银行甚至把前期的收费、签约的工作都给了技术公司,自己最后才“压轴出场”。还有更离谱的,不仅银行要收服务性的费用,技术公司也要收所谓的“技术维护费”,请问这是谁的权力?收费的理由和根据是什么?
  
  ,这本是一件有利于行业有利于投资人的好事,结果在政策强压之下,却异化成P2P平台的“软肋”,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挟持”进而当作趁机发财的工具。在他们的“搅和”下,平台对接银行资金存管的成本大幅攀升,对接流程异常复杂,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这其实都变相地大幅提高了平台的综合成本。
  
  行业之“乱”,可见一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在如此敏感的行业,如P2P,如果只有一个大的政策框架,就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则,而冒名顶替者也永远不会受到限制。
  
这能给平台和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灵感?
  
  对于平台来说,对银行资金存管固然要抱以积极的态度,但不可没有章法。8月底《暂行办法》出台之后,平台有充裕的时间达到这一政策要求。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多方接触,优中选优,选择适合平台现实情况,在成本和体验上可以达到平衡的银行。
  
  对于投资人来说,要认清一个基本的现实:如果还想继续待在P2P行业里,合规是不可能绕开的话题,平台迟早要接入银行资金存管。但正如笔者在前文所提及的,这件事确实存在一些现实障碍,过程比较长,操作比较繁琐,所以投资人还是应该给予耐心。
  
当然,在等待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不投资。除银行资金外,许多平台还与第三方存款管理机构联系在一起,尽管在信贷方面,第三方机构无法与银行相媲美,但这至少是一项关键担保。当然,没有平台的存款(委托)措施,一定要避免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