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投资动态 >2018年投网贷如何选平台?你需要这样思考和判断

2018年投网贷如何选平台?你需要这样思考和判断

2023-05-10 14:56:27

来源:网贷之家

作者:我投资带风

2018是网贷是备案元年,随着57号文件的下发,,紧锣密鼓的开展起了合规备案工作。相信所有普通投资人在这一时刻都是迷茫的、无助的。

根据57号文件的政策指示,所有平台都将在18年的6月底之前完成备案,且不说这一大限是否又会延期,按照这个期限来说,留给平台的时间并不宽裕。大大小小100多条备案指引细则,对平台而言,备案时间短、备案任务紧是平台普遍存在的现状。而作为投资人也一定时刻保持警惕,高度关注着行业以及自己所投平台的点滴变化。

这家平台还能不能投?能不能过备案?以后平台还能兜底嘛?这些都是大家可能最关心的问题。随着行业的变迁,选择平台的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要求更是不断地提高。那么,在现下环境中,大家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什么的心态来选择相对安全、靠谱平台呢?

本人不才,把自己总结的一些心得拿出来分享给大家,文章有点干,有点长。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在开始正文前,我们来看看正常投资人在投资前的心理活动。

就现阶段来看,大家都认为行业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中包括政策不确定、平台主观意愿的不确定、业务模式的不确定。而这种种的不确定使得我们在投资平台时犹豫不决,而笔者认为,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判断方式,二是没有看清平台立足于行业的本质。

而当你看清了本质,拥有足够有效的方式判断平台安全性时。或许你曾经源自于未知事物的仿徨与恐惧也将不再出现。有些话大家可能不愿听,但我还是要说,,去刚兑的行业,这一切一切的信息无疑不在预示着投资人风险自担的未来,而自身如何去判断一家平台是否有能力为大家保障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投资人,我要如何思考?又如何去一一验证我的观点呢?

别着急,我们接下来就展开正文内容。

我为什么要选择这家平台?   

选择平台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

因此,当你选择一家平台,是看中了平台什么呢?背景?收益?高管团队?还是等等其他。那么究竟这些东西对平台安全性有什么帮助?

你看中的是背景,那背景怎么看?

我认为是一个平台的违约成本,纵观行业历史,没背景的民营往往要比有背景的平台跑路数量要多的多,而那些背景水分较大、较差的平台(例如伪国资)往往要比具有真实强大背景平台的数量多的多。拿上市系背景为例:

截至2017年底,正常运营的上市公司系P2P网贷平台高达116家,其中上市公司控股平台41家,上市公司参股平台71家,直接股权上市平台4家,此外,停业、转型以及问题上市系平台共12家。

相比数千家跑路的平台,上市系平台排除正常停业、转型的平台之外。真正出现崩盘的也就寥寥的4家平台而已。虽然数量级不同,但从比例来讲,也从侧面证明了,有真实背景的平台往往比没有的要靠谱很多。

如何去思考:当一家平台拥有的资本越多、背景越强,那么理论上这家平台违约成本就越高,相应的跑路可能性就越低。理由也很简单,越是有身家,顾虑越多,越是输不起。

相反的当一家平台拥有的资本越少,背景越简单,那么理论上这家平台违约成本就越低,跑路可能性就越高。

你看中的是高管团队,高管团队怎么看?

我们来做个比较

不多贴了,像这些高管团队不是出自渣打,就是甲骨文等知名企业。看起来就比较靠谱。相反的,以下这种简历就不太靠谱了吧?

某平台高管履历

而这个基本的判断方法就在于高管团队的履历、学历如何。一般看是否在知名企业工作过,并且担任过行业相关的重要职位。那么,假设一家平台CEO,在腾讯之前是做产品经理的,那么抱歉,虽然他拥有BAT的履历,但我依然觉得他不符合这个条件。更别说部分平台告诉我,他曾经在某某知名大学毕业、某某知名公司就职,Excuse me?这个某某是谁?含糊其辞,我必须不认可啊!

如何去思考:高管团队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平台的未来和发展,拥有好的高管团队的平台在先天上就具有优势,当你拥有来自金融界的高端人才,看的准市场,把握的了方向。再当你拥有拥有好的IT人才,技术安全才有保障,初次之外能够开发各种操作系统并保障资金的安全。再当你有用风控人才,能够帮你建立优秀的风控模型,有效的减少逾期坏账,直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还有法律人才,帮助你合规备案,规避政策风险。一家好的平台这些方面的人才无一都是不可或缺的。

你看中收益,收益究竟是否合理?

如果你选择平台就看收益?不看风险,你坚信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冒着风险拿到的回报才最刺激,最有效。

好的,那我不拦着你。但有一点我要提醒你,在行业中,我们把只追求高息,明知风险却依然迎难而上的行为称之为“博傻”。怎么样判断你是否在“博傻”很关键,先拿钱宝网做个例子,虽然它不属于P2P。号称年化300%,究竟是什么生意才能支撑你获得这么高的收益?贩毒也不如此吧?那又是什么致使你如果深信不疑?

如何去思考:就目前网贷行业的业务种类基本包括抵押类、信用类以及第三方担保类。而这几类业务所涉及的对象有车、有企业、有三农、有个人。而就大多数正常平台来讲目前网贷行业的平均年化收益应当稳定在10%。

所以当我们看一家平台收益是否过高的时候,可以从其业务所涉及行业的平均利润来判断。

打个比方:银行承兑票据的年化收益在6-7%已经算是很高的了,而有一家平台却长期维持在12%,这就基本可以判断这家平台是存在问题的了。

再比如:曾经看过一家平台,所发的标都是养猪场的,在项目介绍中赫然写着,优质猪肉,优生优养,成年后可达到市场价500元一斤?大家可以想想,你吃过500元一斤的猪肉吗?或者你见过吗?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标你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投资的呢?

简而言之,明显违背市场规律,甚至不可思议的项目。其参与者也势必成为“博傻”中的一枚棋子。当我们认清自己在博傻,那么相信你对自己所处的风险也一定心知肚明了。

而“博傻”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人比你更傻,为什么?因为有更傻的人来接你盘,才能让你安全退出呗。如果要举例,钱宝网就是“博傻”游戏最好的例子。所以,如果你一定要博傻,一定要观察入场时机,宜早不宜晚,定一个心理目标,达到就撤,短期为主。千万不要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记住,不要做那个最后的接棒人,也不要做那个拿着棒子不放手的人!“博傻”游戏中源源不断的人气是关键。

当然,希望大家都不要参与,远离为好。这样游戏注定了只是少数人的盛宴,大多数人的悲哀。

如果你还要问,选择平台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有的,如网站整体的设计感,客服的体验度,资金的流动性等等都可能是我们选择一家平台的条件之一,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这家平台合规性如何?能否取得备案?

看那长长短短的100多条备案细则,以及那短短长长的政策文件,我们是否要一一去解读?又是否一一要去对应平台是否做到呢?很抱歉,恐怕!那样对下来,或许你这家平台还没投,他就已经清盘了。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充分表达了这样做明显是不可行的,谁也不是专家,谁也不是研究者,人家平台自己还没或许研究出来呢,你能先看出来?简直天大的笑话!

所以,了解政策大方向:业务合规、信披合规、资质合规、技术合规。

业务合规的方向是小额、分散、透明

排除自融、关联融资的情况。合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限额问题,。带来巨大变化就在于,原本那些大型的房地产项目、工程项目、甚至于房贷业务直接被限制。区别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直接把P2P划入了服务小微经济实体的范畴。

而目前行业内较为主流的业务有哪些?车贷、小额信贷、三农、供应链等。,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如果说主要做个人的小微信用贷的人人贷作为小额、分散的代表,那么之前就主做大额房地产项目的红岭就是大额、不合规的代表啦。

所以有些平台之前就一直做大额资产端,违规业务存量短期能否消化不说,又没有能力转型或者开拓新的渠道,那势必就会在几个月后面临合规问题。

为何强调透明?以往标的透明程度取决于平台想要给投资人看多少,而现在的要求是除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外的资料都需要公开。意图就在于,明确借款对象,同时也能够让投资人明确风险。以往的债权打包项目,没有明确借款对象的也就不成立了。

所以,简单的说平台借款对象应当以小微企业以及个人为主,应当以小额车贷为主。标的信息要以透明为主,投资人能清晰的看到要借款的对象以及资金的流向。还有一个重点是:对于开展过涉及首付贷、校园贷及现金贷等有业务的P2P,应暂停新业务,逐步压缩存量,否则不予备案。至于平台不得资产端外包,合作金交所等等也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如何去思考:业务合规是足以造成平台合规性风险的要素,即使一家平台经营正常,盈利可观。,一样不能生存,红岭就是最好的例子,现金贷也是最好的例子。不管你多赚钱的业务,多靠谱的业务,不符合政策,那就只能整改或清盘。符合政策走向是平台唯一的出路。

信息披露专栏是关键?

,平台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信息披露专栏。而这一项,目前行业大部分平台都已经基本设立了信息披露专栏。披露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全。而这时,投资人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披露当中哪些才是对我们的判断有所帮助的?就拿运营报告来说,平台给你披露些无关痛痒的数据,例如,男女投资人比例,年龄层分布,地域分布等等。这些都是非关键性数据。

信息披露还得看这些

运营实时数据:P2P平台实时展示数据主要可以包含:成交额、还款额、待收款数据、预期年化收益率、垫付或风险准备金、满标时间、坏账率、逾期率、逾期列表及黑名单等。定期报告包括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和年报形式。运营数据透明化是投资者极为重点关注的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可以反映平台可持续运营、财务及发展状况,也是评价平台安全性的重要参考信息。

借款项目的透明度:在不涉及显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平台应当尽可能的披露借款人信息,其中包括:证照资料,借款人信息,风控文件等尽可能详细的资料披露。是判断平台资产端标的质量的重要信息

平台资质信息:包括平台的股东结构、公司证照、高管团队介绍,线下机构介绍等等作为考量一家平台是否规范,是否在稳定经营的重要信息。

合作机构的披露:第三方合作机构分为担保机构、保险及业务合作机构,担保机构通常都是需要具备资质的,并且对于担保机构所能担保的额度也是有限制的。另外,除了平台本身的底层资产外,大多平台都会通过第三方引入资产端拓展业务,这其中部分有实力的第三方会包含风控以及逾期回购的工作。因此,平台对于合作机构的信息公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平台所合作的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以此判断其安全性。

财务审计报告:财务审计信息是对平台全年的财务情况的一个综合评估,报告中包括了对平台财务状况的一个评估,其中包括现金流,负债,利润等较为关键的信息。因为财务审计报告通过外来会计师事务所来公司审计,除非这个会计事务所不想在行业里混了,否则基本不太可能有假,所展示信息也相对公允。足以帮助投资人判断平台一整年的业务好坏。

除此之外,还要对平台重大事项变化的披露以及风险提示说明,例如:股东的变更,高管的变动,风险控制及收费标准等等小问题,这都是平台所必须要提供给投资人知晓的。综合以上信息披露的条件,基本可以说是包括的很全了,就算是备案条件苛刻的上海、北京等地额外要增加,对平台而言也不是什么大的整改,不足以构成安全性风险。

如何去思考:信息披露本身并不难,难点在于信息披露是解决投资人与平台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式,能让平台更直接的暴露在投资人面前,判断其安全性,认清其中风险。平台想要合规化,让自身暴露在阳光之下是其必经之路。因此大家也要学会如何独立思考,通过这些信息找出其中关键,判断平台资质。而不是一味的披露的多就是好。

什么样的平台才符合备案资质?

对此,列出了几个比较关键的点:

1.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的P2P平台,本次网贷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

2.银行存管,除了要求互金协会测评通过的银行之外,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平台银行存管要求也不尽相同。就像上海要求账户本地化,部分地区要求银行本地化,甚至有些地方本地化都不要求。

3.高管人员要有金融从业经历并且无犯罪记录。

4.实际经营与注册地不一致。

5.各种证书,包括电信业务许可证等等。

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16年8月24号后新增的平台是不允许的了,这大家只要花一点时间查一下工商信息即可。

银行存管的限制相当于变相了提高平台的门槛,需注意的是目前平台已经备案的银行可能不一定最总能够合格,,拿上海举例,平台可以在备案验收完成之后一定时间内完成银行存管。

而对高管人员的从业经历就如我前文所说,能力决定了未来,当然高管的履历不一定能够完成代表平台的未来,但一定程度上对平台的发展还是具备关键性影响的。

另外实际经营地址与注册地不一致也是过往跑路平台惯用的伎俩,是为了防止一旦发生问题,投资人上门围堵,这些通过工商信息都是可以查到的。

至于网络安全证据,电信业务许可证等等证书,有些门槛并不高,而有些确实需要一些含金量,不过各地政策不同要求也不同,多留心关注。

如何去思考:平台的备案资质直接提高了P2P从业门槛,上升了平台运营成本的同时。也变相提高了平台的违约成本,而这些资质的获取也表明了平台合规意愿的程度,一些较为积极的平台已经早早的完成了这块,而那些迟迟不做改变,甚至有意拖延、无视的平台。就要多加小心了。

超级大趋势降临,一个比房地产回报更高的领域到来!


18世纪初,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西方率先进入蒸汽时代;1898年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普及并进入了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进入21世纪以后,电脑、智能手机在全球开始不断蔓延普及……人类历史长河,这类趋势不胜枚举。关注金融晨读,让你提前把握趋势,成为风口上弄潮儿!


金融晨读

jinrongchd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友情链接